1.构建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护理学专业特点,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水平,开发“技能型-综合型-创新型”递进式实验项目。形成以“技能型实验为基础-综合型实验为主体-创新型实验为提高”的“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2.采用多元化特色实践教学方法
“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法改革方案,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使培养的学生由“知识型”转变成“能力型”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1)基础护理技能实验:基础护理灵活采取以模拟技术为基础,开发系列微课,结合CBL、反馈讨论训练法、启发式教学法、临床见习、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健康评估采用情景教学法、SP、症状收集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2)人文护理技能实验:采用叙事教学法、示范教学、案例教学法、陶冶法等课堂教学实践,同时针对就业开展模拟面试、礼仪训练、护患沟通角色扮演、小组护士风采展示、健康教育模拟大赛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3)成人护理技能实验:开发系列专业课程微课,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PBL、CBL、小组学习法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4)急救护理技能实验:开展综合性实验,并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等)融入实践教学中。
(5)母婴护理技能实验:采取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参与式、体验式、CBL、微视频教学法、小组汇报教学法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方式。
(6)老年护理技能实验:采取体验式、CBL及老年院、社区参观相结合。
3.提供自主开放式的实践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岗位需求,整合基础护理、健康评估、护士人文修养、专科护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编写综合性案例开展综合训练,实行课外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及仪器设备的全面开放,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护理操作训练以及团队协作配合。使实验教学向研究探索型转变,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人文关怀等综合素质的形成。
4.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教育必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中心”在秉承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同时,融入“互联网+”理念,吸纳新的教学媒介,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教学、PBL、CBL、微课、翻转课堂,借助于BB平台、新媒体(微信、QQ)等多种渠道来呈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共同提高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
(1)引进移动式高清录播直播设施,多视角展示实践教学全过程
“中心”示教室配有移动式高清录播直播设施,可360°近距离录制精细的实训操作,两个投影仪、高清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展示实践操作的每一个过程,形象、直观、立体、多视角,让不同角度座位上的学生都能看到实践教学局部操作细节及操作全过程。
“中心”教师将护生需要掌握的各项护理操作制作成微课,上传至网络教学资源库,护生操作练习感到困惑时通过一体机视频播放,对操作流程和细节进行再次学习,在增强护生操作练习效果和正确性的同时减轻教师课后辅导工作量。护生在实践操作课后练习时使用录播系统对其所练习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编辑完成后通过一体机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中心”教师根据护生操作视频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反馈,督促护生积极进行课后练习的同时使其对自身操作中的不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以便能够及时改正,提高护生实践操作练习的正确率。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中优化多种媒体组合,灵活使用微课、微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化技术辅导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课堂分组实训及课后技能训练中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性地观看微课、微视频,有针对性地纠正不规范、不熟练、不了解的操作技术步骤,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护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SimMan Essential 综合急救模拟人、SimMan3G、SimMom、SimBaby、虚拟静脉注射培训系统、分娩机转仿真模型、全功能老年护理模型等高端智能模型人,利用各种情景模拟手段,再现临床护理工作场景,如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新生儿窒息抢救、产妇分娩等,为护生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与环境。使护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开展高效、安全的实践操作,进而达到真实临床护理实践所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有效缓解护理临床实践资源短缺,加强护生综合能力培养。
(4)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核心特征和必然要求,而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验中心管理和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与公司研发的具有护理学特色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即将投入使用,该系统由多个不同功能模块组成,包括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实验室队伍、日常办公、仪器设备管理等。
5.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指标达成,还要重视学生态度和情感目标的考查,将人文关怀纳入到考评体系,体现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实验教学评价遵循“三原则”:①全程化原则,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②多元化原则:评价内容多元化;③多样化原则:评价方式多样化。应用OSCE、以赛代考等形式,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能力。
开发校本实训教材
“中心”教师自主开发了“护理实践教学系列教程”包括:《人文护理实训教程》、《基础护理实训教程》、《临床护理实训教程》、《护理综合实训教程》,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教材空白。本教程由郑州大学出版社于 2013 年出版,并面向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专科学生推广应用。今年在第一版的基础上采用纸数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在传统纸制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内容,包括微课、视频、图片、测试题等。将传统纸媒内容与数字内容、互联网平台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内容与平台、线下与线上服务的无缝对接,打造“互联网+”时代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新型立体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