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中心
|收藏|设为首页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甘秀妮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478

甘秀妮,女,1964年5月生,从事护理工作4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医院急诊科、手术室、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临床一线科室工作,参与1985年重庆大溪沟爆炸、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2020年2月,主动请缨带队前往湖北孝感,深入“红区”指导并参与当地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485人(其中重型危重型182人)、培训医务人员13场、进行集中病例讨论及一人一策多学科联合会诊25次。援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学科建设,组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累计为该院培养21名市级专科护士。2022年4月,再次逆行支援上海,制订了《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方舱医院护理工作指引》,实现了抵沪不足12小时即全面接替管理所负责方舱医院和新冠定点救治医院。

新冠重症患者的卫士

2020年初,甘秀妮所在城市重庆因毗邻湖北武汉,新冠疫情输入压力极大。作为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她被任命为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顾问组唯一的护理专家,连续12天往返四家定点医院,奔波3000余公里,逐一落实新冠救治护理流程及标准。

一位重症患者危在旦夕,需要“救命神器”ECMO,但偏远山区没有这项设备和技术。甘秀妮当即率领护理团队、带上ECMO机器,在深夜的山路上冒着车辆坠崖的风险,历经7个多小时跨越300余公里赶到患者身边,成功挽救其生命。因及时使用了该项技术,重庆地区新冠患者死亡人数在2020年实现零增长。

湖北省孝感市疫情严峻,感染人数仅次于武汉,甘秀妮作为领队率183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将2003年抗击非典时总结的策略“双进双出双监督”“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带到了湖北,力争降重症患者死亡率、保队员零感染。她每天深入“红区”进行床旁查房、流程梳理、质量督查、环境改造,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重,但她仍坚持跟队友一起搬运上百斤的氧气瓶、呼吸机。一位低营养状态的危重症患者急需进行鼻腔肠管置管,但现场条件有限且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她挺身而出,“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救治患者并争取零感染,让我来试试。”她选择了徒手盲插,可是佩戴双层手套无法使用指端去感受管道的吸入感。面临艰巨挑战,她沉着冷静,凭借丰富经验,一次性成功安置维系生命的管路。最终,这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甘秀妮带领团队在孝感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485人,其中重症患者182人,开展一人一策多学科联合会诊25次,开展呼吸康复护理累计1191人次,治愈率高达99.1%,创造了队员零感染的奇迹。她在湖北孝感期间建立的65项新冠护理标准,被重庆市援外医疗队带到了巴勒斯坦、苏丹、阿尔及利亚。甘秀妮被授予孝感市荣誉市民称号,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完成勇敢而艰辛的救治任务回到家,丈夫和孩子看到体重骤降10余公斤、满头白发的甘秀妮差点没有认出来,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多次参与救援的逆行者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甘秀妮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应急救灾现场。1985年,刚参加工作3年的甘秀妮在当地发生爆炸事故后20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冒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参与救援,转运30余名患者到医院;2003年非典,她冲在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第一批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德阳余震不断、资源匮乏,甘秀妮将20余年的危急重症救护和应急管理经验悉数运用到灾区医院布局、流程设计、检伤分类、院感防控、伤员转运、病情观察和急救抢险中。她在德阳灾区不眠不休连续工作7天7夜,处理80余名危重伤员,确保患者伤口零感染,联系转运90余名患者到重庆接受手术治疗。一名14岁女孩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和左腿,只剩下半身截瘫的姥姥。甘秀妮帮助女孩免费安装义肢,并资助她上学,成为她的“甘妈妈”。在她的帮助下,顽强的女孩推着轮椅上的姥姥完成学业。女孩说,“是甘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

2022年,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来袭,58岁的甘秀妮两度逆行出征。4月,在上海,她连续奋战42天,带领团队接管了方舱医院2502张床位、定点救治医院240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4193人;11月,在重庆,她先后组建了3个市级方舱,连续奋战1个月,带领团队接管了3589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5594人。在方舱医院,她带领团队开展科普讲座、趣味活动、健康瑜伽,开设方舱理发室、心理辅导室、方舱教室,投入大量精力去照顾患者的生活,关注患者的情绪,并给予情感支持。

42载芳华,甘秀妮献给了最钟爱的护理事业,以善良、果敢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力,推动了中国西部地区护理事业的发展,用毕生的信念践行了南丁格尔誓言,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